作者:直播谷 | 发表于:2023-03-14 | 阅读:57次

人间最美四月天。最美高塘镇南堡村到处呈现春潮涌动和项目紧张施工景象。东高路上南堡段,工人师傅们干的热火朝天,水泥浆在他们手里流动,青砖在灰刀下飞舞,一堵灰色青砖墙展现在路人面前。墙内新栽植的风景树在灰墙陪衬下像一排排卫士一样守卫着这片红色热土。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路面,绘就成一幅美丽乡村宜居画卷。

这是高塘镇南堡村实施“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的一个侧面。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高塘镇紧抓发展机遇,千方百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紧盯“红色村”建设目标任务,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规划与建设并举,基础设施建设与活动阵地建设并行,民生实事与春耕补绿并进,使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华县高塘镇政府电话「华州区高塘镇设施提升促发展颜值赋美助振兴」

“口袋公园”靓点村庄

南堡村寺城子组原本是华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高塘镇“最美巷道”之一,村庄布局超前、巷道干净整齐,村里的篮球场成为村民打篮球、跳广场舞、跑马、划旱船、走高翘等民俗娱乐活动的首选之地。近年来,这里设置了垃圾场,因垃圾不能及时拉运,导致篮球场建筑垃圾乱堆、杂草丛生,“遇风天垃圾乱飞,遇雨天泥泞难走”成了真实写照。几经曝光,村上积极整改,先清运走所有垃圾,平整垃圾场,放置垃圾箱;再者对篮球场重新规划,作预算,设计成一个“口袋公园”,目前硬化亮化工作已完成;接下来将进行绿化,安装健身器材,注入红色元素,打造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广场。正如坐在后门口聊天的村民郭克俭所说,“如今的篮球场又恢复了原有功能,我们又可以聊天、健身、娱乐了,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华县高塘镇政府电话「华州区高塘镇设施提升促发展颜值赋美助振兴」

“宽敞道”通向美好生活

吉家河自然村与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紧连,基地宽6米的水泥路与村里宽3米的路,既不协调,又存在安全隐患。为高质量推进“红色村”建设,村党支部忍痛思痛,下决心将路面扩至6米。路长800多米,涉及农户50多户,弯道、树木、厕所、电杆等复杂情况,不言而喻。但村上不畏困难所吓,反复做村民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规划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工程进展顺利,路基基础工程已完成,亮化工程完毕。村上还收购了石条,重修了路旁的泉池,方便村民洗衣、淘菜、浇菜等生活需要。退休干部种问坤感慨地说,“路宽了,灯亮了,生产生活方便了,村貌变化之快、质量之高是他预料不及的,感谢党的好政策,更感激村干部担当作为!”据不完全统计,扩充路面征地0.4亩,拉运土方31方,石料12方,伐树105棵,移动电杆3根,拆除厕所7个。

“古泉文化广场”雏形显现

从渭华起义纪念馆沿河而上,垂柳飘飘,绿草茵茵,弯曲般的水泥路、路旁新栽的花草改变着河道昔日的景象。漫步徜徉,只见一桥横跨两岸,水流溪溪,几池泓水在柳枝点缀下泛起涟漪,真是一片人间仙境。在广场工程实施中,村上落实专人,全天候提供优质保障,工程方始终坚持主体工程与配套项目同步,基础设施项目与绿化工作同力。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主体和“初心馆”已完工,楼前广场周边绿化亮化到位,景观河项目已全面完成。提起基础设施建设,南堡村人无不叫好。近两年是南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时期,全村共硬化生产路4条1500米,巷道路12条4600平方米,实现了通村路、生产路、巷道路硬化的全覆盖,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下一步,高塘镇将继续深挖村上红色资源,围绕钟师统故居,高标准建设‘一地一馆一广场’(革命村庄圣地、初心馆、古泉文化广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通过产业提升、旅游带动、文化挖掘、村庄整治、基层治理等综合措施,努力把南堡村打造成最具魅力的革命村庄圣地。(通讯员:郭轶栋)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直播谷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促发展 塘镇 设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