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直播谷 | 发表于:2023-03-06 | 阅读:57次

何云长筒介「何云飞小个子女生的篮球缘」

何云长筒介「何云飞小个子女生的篮球缘」

篮球场上的何云飞,拼劲十足。 邵剑平 摄

■本报记者 秦东颖

何云飞是宝山实验学校的体育老师,带着“娃娃兵”跳出了一套百人特色篮球操,在业内赢得赞誉。得知她是篮球专业出身,记者脑海里马上就跳出“高个长腿”的女篮姑娘形象。见到何云飞才发现,这是一个不到1.7米的小个子女生:一身运动装、干练的短发,带着点帅气。她告诉记者的第一件事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运动是踢足球,不过人生的轨迹就是这么难以预料。”

球场上的孤独女孩

小学就读于宝山区同泰路小学,两年级时何云飞被足球所吸引。学校、家里弄堂,踢足球成了她儿时最快乐的记忆。“小学快毕业时,八一女足来学校招队员,当时看中我了,可是家里人觉得要去外地太远,就没同意。”这次的擦肩而过,也让何云飞的足球梦就此终结。“你看我的个头也知道,我不算是打篮球的料,如果当初去踢足球,没准可以出点成绩。”

运动细胞并非遗传,但父母在运动上一直支持何云飞。“中学学校没有足球场,就改打篮球。说起来,运动我都是自己玩开始,没有什么专业指导,跟着一帮男生一边玩一边学。直到高中进了宝山中学篮球队,才算有教练教了篮球知识和基本功,水平也慢慢提高。”

着迷《灌篮高手》的动漫,偶像是乔丹,何云飞的中学时代跟很多热爱篮球的人一样。“挺怀念以前打篮球的时光,只要有时间,哪怕一个人,也能在篮架下消磨很多时间。打球的时候一切都变得简单,不用想什么学习的压力。”天色渐暗,球场上只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与篮球为伴。这样的画面,记录了何云飞的青春年少,也被她看作是学生时代的“奢侈”。“现在的学生课余时间很少是在运动场上度过的,回想起来,我比他们幸运。”

三年高中生涯,没能斩获一两个冠军,却让何云飞确定考体院的志向。2004年考上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篮球专项,何云飞接受了更系统的运动生理、运动损伤、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怎么学,慢慢转变成去考虑怎么教、怎么练,一晃四年过去了,我有幸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校队里的“冷面教头”

2008年初到宝山实验中学,何云飞被分配在初中部任教。除了平时上体育课,还带教一支校女子篮球队。那时的何云飞不过二十三四岁,带的队员里最大的十六七岁,她就像队里的“大姐姐”。

“除了有几个高年级队员,大部分队员都是我从六年级挑选的零基础。女生对体育的热情本来就不如男生;有些女生身体素质好,但态度不认真;教她们确实不容易。”女教练有时比男教练更严厉,“大姐姐”何云飞带队确实铁腕政策,“我训练时的要求很高,达不到要求就会训她们。原地运球、行进运球、传接球、上篮、投篮,零基础的队员就从篮球基本功练起,一点没有捷径。”

女队带了四年,很多队员都被何云飞训哭过。“训练时较真,训练结束后我还是会跟队员谈心。本来我们之间年纪差得不是很多,没有特别大的代沟,平时也经常跟她们一起打球,完全能玩在一起。”场上是教练,场下是朋友。督促队员们读书,偶尔分享女生之间的小秘密,何云飞要操心的事情不少,时不时还要头痛一个问题:“为什么她们拼劲挺足,可是遇到更拼的对手就缩了。”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用体育去磨炼她们的性格,也让何云飞深有感触。

何云飞带队参加区里的宝中杯中学生篮球赛,三年里拿了五个冠军。“宝中杯比赛我读书的时候就参加过,没拿过冠军,没想到可以带自己的学生去夺冠,很感慨。跟这些队员相处下来感情很深,尤其是六年级选的那批,倾注了很多心血。到后期,她们对自己也很有要求,我很为她们骄傲。”现在,即便学生已经毕业,还是会跟何云飞联系,也会到学校找昔日的教练打球。何云飞说:“在我的概念里,参与体育运动,会是你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经历。将来跟你的孩子说,你拿过一次比赛冠军可能比考几个100分还要有意义。”

娃娃们的带操老师

因为工作调整,何云飞被调去学校小学部任教。从面对青春懵懂的中学生,到成为一群天真烂漫小学生的“孩子王”,何云飞直言,“还是需要有一个调适的过程。跟小朋友上课,有时候要重复很多遍他们才能理解,一旦理解了他们又会表现得非常聪明。”

2013年,学校参加区里的篮球操比赛,何云飞尝试编排篮球操,“一开始挺茫然,以为球操就像艺术体操,其实不是。经过篮球前辈们的指点,我有了大致的想法和框架。小学生身体弱小、力量单薄,还不适合进行篮球这样对抗性激烈的运动,篮球操把篮球动作跟音乐节奏结合汇编成韵律操,适合孩子们锻炼,也能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

何云飞先设计了动作,又找音乐老师配音乐。徐怀钰的一首《向前冲》,曲调轻快,又有点童趣,何云飞根据节奏稍作微调,篮球操出炉了。教也是不小的挑战,小学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篮球。从一个个分解动作教起,有的学生拿着儿童用小篮球,没拍几下球就逃了,但大家都对篮球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直到看到大家从头到尾完整地表演一遍,何云飞才体会到个中艰辛。最后,学校40人表演的篮球操拿了第一名。没想到,学校的篮球操就此一炮而红,孩子们还登上过WCBA的开幕式舞台,反响很好。

“今年有个上海市嘉年华球操比赛,要求我们出个100人的队伍,队形和动作再有些变化,我顿时压力大了。”何云飞跟体育组其他老师和几位音乐老师,又动起脑筋。“我想在中段增加动作难度,有胯下运球、背后运球,这对普通的小学生来说不容易。朋友看了我的动作说大人都完不成,何况孩子。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试一试。”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十多个挑选出来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高难度动作,原来一段时间篮球操练下来,他们都有了很好的球感。晨操前、中午休息、放学后,100多名学生集合在一起训练,何云飞回想起来特别感动,“从冬天练到夏天,从穿羽绒服练到穿T恤,从皮肤白白的孩子练到黑黑的。孩子们从中吃苦耐劳,练出了精气神。现在只要音乐一起,到任何一个节拍,他们都能马上反映出是哪个动作。有一次表演,现场音乐出现问题,音乐再起时,短短2秒钟,大家的动作就马上整齐了。”

现在的宝山实验学校小学部,篮球氛围浓厚,学生也以成为球操队的一员为荣。何云飞说:“篮球操是很好的篮球运动启蒙,特别是女孩子被带动起来。今后他们去了中学,会自然而然地参与篮球运动。对我们基层老师说,培养不了金字塔尖的选手,但可以让塔基的人口更多。”

生活中的篮球“兄弟”

到今年为止,何云飞算算打篮球已经十多年了,对篮球的感情也已渗透到整个人生。篮球既是她的职业,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篮球成为她与学生们交流的语言,也让她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生活中,何云飞有个打篮球的朋友圈。从原来都是学校老师为主,现在这个圈子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人,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30岁左右。“本来大家只是聚在一起打球玩玩,后来想着去外面参加比赛,所以给球队起名Super Zoo(超级动物园),因为不少人的绰号都是动物,索性我们起了这个名字。球队里有一位自己创业的成员,自告奋勇承担了队服和比赛活动的费用。他说儿时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支自己的篮球,我们大家也算帮助他梦想成真。”今年球队去参加业余赛事水平较高的崇明烈士杯篮球比赛,男队拿了第三,女队拿了第二。

每周两次,球队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何云飞说:“无篮球,不兄弟。这是我们球队的精神内涵,大家都像兄弟一样。有个队员结婚,外景拍摄特别选择了篮球场,我们穿着统一的队服和这对新人一起拍婚纱照。球队的这种归属感,对我们来说有点像精神寄托了。”

谈到现在上海的业余篮球圈,何云飞认为很火,平时也经常有约战的机会。“市中心来说,黄浦、静安的业余篮球很热闹,宝山的松宝、张庙也都有不少篮球队。宝山现在打造‘篮球城’,我们很期待将来区里能有高水平的业余篮球赛事。”

“发现民间运动达人”专栏欢迎提供线索

邮箱:tyjszw@sina.cn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直播谷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个子 篮球 女生

相关资讯
  • 何云飞小个子女生的篮球缘
    篮球场上的何云飞,拼劲十足。 邵剑平 摄 ■本报记者 秦东颖 何云飞是宝山实验学校的体育老师,带着“娃娃兵”跳出了一套百人特色篮球操,在业内赢得赞誉。得知她是篮... (查看全文)
    2023-03-06 | 阅读:58次